重力铸造作为一种传统的金属成型工艺,具有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。那么,
重力铸造厂小编告诉大家以下是重力铸造的优缺点及具体分析:

一、重力铸造的优点
成本效益显著
模具成本低:金属模具(如钢模)的制造和维护成本远低于压铸模具,尤其适合中小批量生产。
设备投资少:无需高压泵、大型压铸机等复杂设备,初始投入低,适合资金有限的企业。
使用寿命长:优质金属模具可重复使用数千次,长期成本分摊优势明显。
工艺灵活性高
适应复杂结构:通过砂型、金属型或熔模铸造,可生产内腔复杂、壁厚差异大的铸件(如发动机缸体)。
材料选择广泛:适用于铝合金、铜合金、铸铁等多种金属,满足不同性能需求。
工艺参数可调:浇注温度、速度、模具预热温度等参数易调整,优化铸件质量。
铸件质量稳定
气孔缺陷少:金属液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充型,气体有充分时间逸出,减少内部气孔。
组织致密性良好:凝固过程中无高压干扰,晶粒细化,力学性能优于部分砂型铸造。
热处理可行性:铸件内部缺陷少,可进行淬火、回火等热处理,提升材料性能。
环保与安全性
能耗较低:无需高压驱动,能源消耗仅为压铸的30%-50%。
操作安全:无高压液体飞溅风险,工人劳动强度低于压铸作业。
二、重力铸造的缺点
生产效率受限
充型速度慢:依赖重力自然流动,金属液充型时间较长,生产周期比压铸长2-3倍。
自动化程度低:多数工序需人工操作(如浇注、取件),难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。
铸件精度与表面质量不足
尺寸精度较低:公差等级通常为CT7-CT10,低于压铸的CT4-CT6,需后续机加工。
表面粗糙度大:铸件表面光洁度需通过打磨、喷砂处理,增加生产成本。
缩孔风险:厚壁处易因凝固收缩形成缩孔,需设计冒口或冷铁补偿。
材料利用率较低
浇注系统损耗:直浇道、横浇道等浇注系统金属无法回收,材料利用率约65%-75%(压铸可达85%以上)。
废品率波动:操作依赖工人经验,废品率可能因浇注温度、模具温度控制不当而升高。
模具局限性
耐热性要求高:金属模具需承受反复热冲击,易产生热裂、变形,需定期维修。
复杂结构限制:内腔结构过于复杂时,模具成本显著上升,甚至需改用砂型铸造。
三、适用场景与优化方向
典型应用领域
汽车零部件:铝合金轮毂、发动机支架、变速器壳体。
机械制造:机床床身、齿轮箱体、泵体。
艺术铸造:青铜雕塑、复古钟鼎(需表面精加工)。
航空航天:部分非关键结构件(如支架、连接件)。
优化措施
工艺改进:采用倾斜浇注、真空辅助充型等技术,提升充型速度和致密性。
模具设计:优化浇注系统、冒口位置,减少缩孔和材料浪费。
自动化升级:引入机器人浇注、自动取件系统,提高生产效率和一致性。
材料创新:开发高流动性、低收缩率合金,降低废品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