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铁铸造定制流程一般包括设计图纸、制作模型、熔化铁水、造型制芯、浇注成型、落砂清理、热处理和检验等多个环节,以下
生铁铸造厂小编具体介绍一下:

设计图纸: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产品的使用要求,进行铸件的结构设计,生成详细的二维图纸,标注出尺寸、公差、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。例如,对于一个复杂的机械零件铸件,设计时要考虑到铸造工艺的可行性,避免出现难以成型的结构。
制作模型: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铸造模型,模型的尺寸需要考虑到生铁的收缩率,一般灰铸铁的收缩率在 1% - 2% 左右,球墨铸铁的收缩率在 1.5% - 2.5% 左右。模型材料可以是木材、塑料或金属,常用的是木质模型,成本较低且加工方便。对于一些高精度、大批量的铸件,则会采用金属模型,如铝合金模型,其尺寸精度高、耐用性好。
熔化铁水:选择合适的生铁原料,如铸造用生铁,其碳含量一般在 3.5% - 4.5% 之间,硅含量在 1.0% - 3.0% 之间。将生铁放入电炉或冲天炉中进行熔化,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废钢、回炉料等,以调整铁水的化学成分。在熔化过程中,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化学成分,一般铁水的出炉温度在 1450℃ - 1550℃之间。
造型制芯:造型是将模型放入砂箱中,填入型砂并紧实,然后取出模型,形成铸型型腔。制芯是制作铸件内部的型芯,以形成铸件的内腔、孔洞等结构。型砂和芯砂一般由石英砂、黏土、煤粉等材料混合而成,具有良好的透气性、强度和退让性。例如,对于一个具有内腔的箱体铸件,需要制作相应的型芯来形成内腔。
浇注成型:将熔化好的铁水缓慢倒入铸型型腔中,铁水在型腔中冷却凝固,形成铸件。浇注速度要适中,过快容易导致铁水飞溅、冲砂等缺陷,过慢则可能造成铸件浇不足、冷隔等缺陷。
落砂清理:铸件冷却到一定温度后,从砂箱中取出,去除表面的型砂和芯砂,这一过程称为落砂。然后对铸件进行清理,去除浇口、冒口、毛刺等多余部分,可以使用切割设备、打磨设备等进行清理。
热处理:根据铸件的性能要求,对部分铸件进行热处理,如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等。例如,对于一些要求较高强度和韧性的铸件,可以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,以提高其力学性能。
检验:对铸件进行全面的检验,包括外观检查、尺寸精度测量、内部缺陷检测等。外观检查主要是查看铸件表面是否有砂眼、气孔、裂纹等缺陷;尺寸精度测量是使用量具如卡尺、千分尺等测量铸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;内部缺陷检测可以采用超声波检测、射线检测、磁粉检测等方法,检测铸件内部是否存在缩孔、缩松、裂纹等缺陷。对于不合格的铸件,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,如重新铸造、进行修补等。